2022年3月24日晚,当代英美哲学工作坊第5期(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认知科学与实用主义”研究生学术沙龙)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哲学学院513室顺利举行。沙龙邀请哲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何弦和百人计划研究员陈勃杭做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分别为“信念的规范主义与错误构成论证”和“论普特南对事实和价值二分命题的批评”。本期沙龙由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高洁主持,哲学学院陈亚军老师、安冬老师、白惠仁老师等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何弦是第一位报告人。他首先介绍了信念的正确性标准:信念P是正确的,当且仅当P为真。这意味着信念和真之间存在着稳固的规范性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很难通过社会习俗、进化选择等要素解释。然后他引入了信念的规范主义,这一理论尝试通过信念的本质去解释信念的这一规范特性。规范主义者认为信念是一种规范性的态度,而信念的正确性标准是这一态度的构成性要素。何弦认为,一方面,规范主义会遭遇错误构成论证,错误或无效的规范性命题同样可以个体化一类态度,因此仅仅强调信念规范的构成性不能保证信念规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规范主义可以通过拓展“构成性”这一概念来回应错误构成论证。何弦依次考察了心理状态构成性、概念构成性、活动构成性以及角色构成性在内的四种构成性,并论证规范主义应该被建立在“认知者”这一角色之上,如果我们将信念的构成性规范视为一种角色规范,便可以很好地解释信念的正确性标准。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正确性、真理、角色规范等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何弦对“正确”和“真”的概念加以区分,并对功能和信念、认知者的生成等问题作出回答。
陈勃杭是第二位报告人,他的报告讨论了希拉里·普特南对事实和价值二分命题的批评。报告首先指出,普特南对二分命题的批评及其对缠结命题的支持虽然在哲学界影响力很大,但一般的社会科学家对其并不感冒。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分歧提示了如下问题:到底事实和价值是二分还是缠结?报告认为,事实和价值在逻辑层面上是二分的,但在事实层面(概念和命题的具体使用)却是缠结的;因此科学家和普特南的观点之间并无根本对立。为论证并阐发这两点,报告进行了以下四项工作。其一,批驳了普特南有关厚伦理概念颠覆了事实和价值(在逻辑层面)二分的论证。其二,澄清了事实和价值二分命题在语言使用中的逻辑地位,并论证在具体语言使用中事实和价值多数时候都缠结在一起(且很难甚至几无可能避免这一点)。其三,讨论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并论证坚持事实和价值二分并不必然导致普特南声称的后果。其四,比较了普特南式学院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韦伯)、绝对主义(康德、沃格林和施特劳斯)以及早期社会参与式的实用主义(阿隆和胡克)。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基于伦理学概念中的二分问题、普特南的本体论语境、战争中的价值解释等角度与陈勃杭展开交流。陈勃杭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至此,本期活动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期的当代英美哲学工作坊。
供稿|王玮 王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