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系鲁绍臣副教授受邀在线做了题为《财产权:现代性的政治本体论批判与出路》的讲座。此次讲座为“后思:现时代状况”系列讲座第七讲,由哲学学院李哲罕老师主持。
讲座的概要内容是:唯有从政治本体论的原则高度,才能理解财产权不但是现代自由意志的定在与确认,也是现代社会贫困、奴役与统治的根源,并必然产生一系列否定和摧毁现代文明的内在趋势。而这恰恰是黑格尔难以回应的现代性难题,重构新的政治本体论成为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尝试和迫切任务,也是走出现代性困局的必然趋势与要求。
鲁绍臣老师首先从早期启蒙时代的思想引入讲座主题,继而梳理了财产起源与发展的思想史,并提出现代性政治本体论批判的出路与方法。近代以前,人常与“气质、灵魂”等界定联系在一起,而马基雅维利以后的人,则通常在财产的意义上被界定。康德认为虽然自由竞争在财产权上会造成不平等,但因不平等是天赋、勤奋和运气造成的,所以可用机会平等来化解;黑格尔清楚知道财产权的现实性落地需要政治,国家才是自由意志的前提。但他没有认清现代社会的难题是由财产权导致的。他想要通过殖民、海外市场来消解过剩财富造成的不平等,达到普遍的财产权和真实的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看清了私有财产的奴役与剥削本性,他知道人存在论意义上的展开不能脱离财产,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要建立在财产的基础上,但财产需要下降到手段,从而使得财产的丰富性与人的自由发展形成一种正向循环关系;近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如奈格里与哈特在本体论、绝对性的地位上对私有财产展开批判。政治本体论意义上的批判使得重构新的政治本体论成为重要尝试和迫切任务,这也是走出现代性困局的必然趋势与要求。最后,鲁绍臣老师回答了众多听众的提问。
傅航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