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 | 李哲罕《马克思与韦伯的历史背景和问题域》

发布时间:2022-11-02浏览次数:243

10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哲罕研究员在成均苑4幢311室做了题为《马克思与韦伯的历史背景和问题域》的讲座。此次讲座为“紫金港青年哲学论坛”2022年第7期(总第18期),由哲学学院朱渝阳老师主持,校内诸多师生参与了此活动。

讲座开始前,朱渝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李哲罕老师新近完成的书稿《马克思与韦伯》。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

讲座的概要内容是:围绕李哲罕老师新近完成的书稿《马克思与韦伯》相关章节展开论述马克思与韦伯在历史背景和问题域(现实与理论)上的相近与相异。

李哲罕研究员首先就该书第四章的相关内容,谈论马克思和韦伯历史背景的同异。相同点:①韦伯和马克思都出身家庭背景良好的近现代德国市民阶级;②两人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但对有问题的德国市民社会阶级有批判和不满;③受过非常完整系统的德国文科中学和大学的教育;④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抱有热情却罕有建树。不同点:①马克思和韦伯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在近现代德国的不同的发展阶段;②两人所面对的是不同的德国政治情势;③两人所面对的国际局势不同。

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差异是现实层面的问题,而在理论层面,马克思和韦伯在问题域上也是不同的,该书第五章谈论的就是问题域的内容。马克思处于“认识论危机”之前,仍可以在一定的确定性的基础或框架下从事哲学思考;但韦伯处在19世纪中叶所谓的“科学危机”或“认识论危机”之后,这场危机代表着“确定性状态”的丧失。由此,韦伯主张“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的二分,这与新康德主义所主张的“应当”和“是”这对基本二分是对应关系,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思维”和“存在”统一性相冲突。韦伯的工作进一步地反思了科学背后被遮蔽的非理性成分。在韦伯看来,可以被确定的理性只是“目的理性”(或“工具理性”),而“价值理性”实则是一种非理性。他对现时代的问题、现代人的处境的的诊断与治疗导致了一种尼采式的结局,韦伯与尼采相似,但他将此经验提升成历史实证研究的一个课题,他的诊断表明,现代人生活趋向一种“合理化的铁笼”,只能保持悲怆感,而非马克思那样乐观地朝向人的自由与解放。

最后,李哲罕老师回答了众多师生的提问。对马克思和韦伯的比较性研究这个问题,李老师表示,不能立场先行去批判马克思或韦伯,而是要认识到两人现实和理论上的差别,以客观全面的态度进行研究。

傅航颖/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