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实践与生活世界——第三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30人论坛暨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年会”在杭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07浏览次数:10

2023年5月26-28日,由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承办的“新时代文化实践与生活世界——第三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30人论坛暨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年会”在杭州举办。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哲罕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经理王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会长、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丁立群教授分别致辞。

王俊教授代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诚挚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并向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发展现状与办学特色,回顾了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以往的合作历程,同时表示本次会议对全国各高校而言都是一个极好的合作平台,有利于促进学术的交流互鉴。王俊教授指出,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文化实践与生活世界,该主题立足于“新时代”,既蕴含了深厚的哲学韵味、具有广泛的哲学面向,也与主旋律十分契合,富有时代精神。

单继刚研究员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发展成就表示肯定,他向参会学者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文化哲学方面的研究特色与发展历史。单继刚研究员讲述了自己对本次论坛主题的思考: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呢?他表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可以在毛主席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创造性的诠释,注入新的内容。首先,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进步方面研究的优秀品质;同时,他表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后知性的辩证法,要形成科学的文化就需要对辩证法进行知性逻辑的改造;最后,当代文化既要不忘本来,也要吸收外来,发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丁立群教授代表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对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浙江大学哲学学院表示衷心感谢。丁立群教授介绍了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的成立与发展历史,带大家回顾了前两届年会的主题内容与本届年会的筹办过程。他特别指出,本次会议得到了学术期刊界的大力支持。丁立群教授展开介绍了本届年会的五大议题:新时代文化实践的内涵、文化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文化哲学与当代世界研究和文化哲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五大议题从深层次的哲学理论上对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最后,他衷心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推进文化哲学学术研究,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从而将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建设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由《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主持。

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会会长、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做了题为《深化文化哲学研究的思想路径》的主旨发言,他主要从文化实践这种新的实践形式来阐发思考。其一、文化实践是实践哲学的固有内涵,也是社会实践内涵的充分展现。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近代哲学家培根确立了“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虽然以上两种实践都是文化的,但都局限于实践的文化的具体形态,而没有从哲学上认识实践的文化性。马克思建基于劳动基础上的“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是上述两种实践哲学传统的综合,同样内在地蕴涵着文化内涵。随后,丁教授介绍了文化实践问题的兴起,文化概念与自然概念分离,从自在上升到自为,逐渐成为组织生活的经纬线,也将成为一切技术形态的基本背景、理解事物的基本框架、一切哲学的基本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文化的实践内涵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三、文化实践是对文化的整体反思、批判和实践,是人类实践的现代形式,指向一种文明形态的重构。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化实践就是创造文明的过程,侧重于文化的动态发展,侧重于促进文化的事实层面向理想层面的发展。最后,丁教授指出,当前文化实践的任务就是反思、批判现代性,重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欧阳谦教授做了题为《作为一种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的发言。欧阳教授将文化哲学视为一种社会认识论,认为它是人们在认识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维度的产物。一方面,他援引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经济决定论边际效应递减”概念,说明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经济的重要性,而随着匮乏时代的结束,包括文化在内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与日俱增,因而文化哲学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成就;另一方面,他援引伊格尔顿的说法,指出之所以采用文化概念,是因为其具有缝合性效应,因而文化具有一种社会认识论的地位。欧阳教授接下来主要阐述了两方面的关键内容。一是作为社会问题的文化治理。近年来学界对社会想象问题很感兴趣,试图揭示想象与建立社会内在秩序之间的关系。当前对社会想象的这种讨论反映了当代哲学发展中的文化转向,其兴起的原因包括文化战争现象及其引发的新社会运动、当代文化工业批判和全球化的发展。二是关于社会存在与文化建构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许多文本实质上都包含着文化维度。在此基础上,欧阳教授总结道,文化哲学的兴起以及它在今天的许多表现实际上是源于我们人类对社会认识的一种深化;而对于这种作为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我们需要进一步打造它的理论方法,加强关于它的实证研究。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邹广文教授在线做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的主旨发言。邹广文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目前是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人类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人彰显了独特鲜明的中华文明观,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邹教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阐发思考: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发展规律。邹教授指出,人类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现代化的洗礼,各民族国家打破了孤立的发展状态,进入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化的发展状态。在此背景下,对人类文明观的讨论需要基于文化多样性的立场。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观的具体内涵。邹教授总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的四个统一:文明共性与文明个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既反映了世界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共同特质,也体现了立足具体实际的中国特色,向世界清晰地传递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价值诉求,从而丰富了人类现代化文明观的理论和实践内涵。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张国清教授做了题为《作为政治哲学的文化哲学》的主旨发言。张国清教授首先从黑格尔谈起,他表示报告主题受到了黑格尔的启示,黑格尔在多部作品中都以犀利的笔触批判了近代落后的中国。亚当·斯密也在《国富论》中意识到了近代中华民族衰落的必然性。张国清教授反思,当西方各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资产阶级工业革命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近代中国也在逐渐落后于世界步伐。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逐渐摆脱了落后的局面,自现代化历程以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具有许多鲜明的优势,其一是在国内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其二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其次,张国清教授提出了作为文化哲学的三个命题: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难以避免地会从自己民族的视角来审视批判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相对主义——绝对正义的文化是难以实现的;多元价值理论,消除文化的相互排斥与相互歧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而想要解决文化哲学中无解的问题,就需要从文化哲学转向政治哲学。最后,张国清教授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需要不断努力,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经理袁祖社教授做了题为《文化与现代性的理论困顿与人类整体性优存的实践-价值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新文化哲学观》的主旨发言,核心理论关切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论断为基本落脚点,基于文化哲学的视野,对文化做出观念史意义上的梳理,对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作出必要的审视与辨析。袁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报告。其一,阐明文化的能指和所指,对文化进行历史性语境延伸。袁教授也指出,文化研究的初始性难题就是含义的理解与界定问题。其二、论述经济时代的强势推进和固化的在场逻辑。其三,探讨文化和现代性的冲突与使命。最后,袁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文化方面的审视:多样性价值与相互依存,基于共同体的立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实践的生存论本位的智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何萍教授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做了题为《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写》的主旨发言,核心要旨是从哲学史变革的意义上看文化哲学的产生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意义。何教授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其一、文化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何教授简要介绍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文化哲学兴起与发展的过程,她表示,20世纪整个哲学都是在文化哲学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哲学具有深厚的哲学史变革的意义。其二、文化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意义。何教授指出,文化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吸收了维科、赫尔德等人的文化哲学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文化哲学框架内从近代哲学走向现代哲学。其三、文化哲学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何教授认为,我们可以参照文德尔班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来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意识。

第一组报告

第一、二组报告均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东锋研究员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樊志辉教授做了题为《华夏新统的建构与华夏传统的批判、修补与承继——在文化哲学与跨文化哲学的视野之内》的报告。首先,樊教授谈论了对文化哲学的看法:文化哲学是一种实践研究,即政治哲学;文化哲学作为学问样态,在精神上是现代性而非传统性的;文化哲学以跨文化哲学为前提,只有在跨文化哲学下才有意义,因而也表明文化哲学事实上是地缘政治博弈的折射。其次,他探讨了文化哲学与跨文化视域下华夏新统的建构问题。樊教授认为,文化哲学事实上是地缘政治的折射,因地缘政治的差异,现代性诉求也会不同,甚至同一个地缘政治内也会出现冲突的现代性诉求。然后,他论述了华夏传统的批判、修补与承继。他表示,华夏传统的价值并不是先验性的,对传统的态度根本上是地缘政治的问题,接着探讨了华夏新统、华夏传统与华夏道统之间的关联,认为华夏传统的批判修补与承继取决于主体的实际地缘实践的需要。最后,樊教授总结到,文化哲学的理论理性的诉求以其实践理性诉求为内在纲领与逻辑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冯书生副编审做了题为《作为一种德性本源的“好人”——兼评学界近期相关讨论》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了“好人是超越传统与现代的德性本原概念”这一论点,他的论证分为了以下三部分。首先,好人作为一种德性本原或原初德性,存在于文明发生的起点,人能够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不同。其次,传统与现代的对举无法揭示好人的真实困境,现代道德往往具有强势地位,不意味着具有现代德性的人比具有传统道德的人是一个更好的人。只有跨越传统与现代的对举,才能恢复好人的本来面目,好人是好的身体与好的精神的结合。最后,他谈论了做人与做好人问题。自我与无我是做人的两个极端,做好人的第一步是走出自我,而最高境界则是无我。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林青副教授做了题为《划破夜空的一颗灿烂流星——从历史的宏观层面审视新南社》的报告。林青教授首先介绍了新南社的成立、发展与停止活动的历史。其次,林青教授论述了新南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导向与标杆作用。最后,林青教授表示,新南社对社长的过度依赖导致其走向失败,而新南社在历史宏观方面的象征意义超越了其实际意义,其不足之处与历史教训夜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

第二组报告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周来顺教授做了题为《20世纪初俄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主题》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苏联时期以来,俄罗斯在文化哲学领域的研究传统与主要贡献,他表示,苏联在文本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等哲学领域都做出过很多贡献,当今俄罗斯哲学也将文化学和文化哲学作为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出版了许多文化哲学领域的著作。本次报告将集中于对十月革命之前即20世纪初俄国哲学对文化主题的关注。20世纪初的俄国思想家在文化哲学方面涉及的主题角度很广,包括文化内涵、文化结构、西方文明模式、技术理性批判等。虽然主题广泛,但周教授认为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文化危机的探讨,这位于他们对虚无主义问题的理解之上。周教授将其概括为两种路向:其一是人神路向,将人自我神化;其二是神人路向,将传统的宗教意义进行现代性转化。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哲学和思想家也面临着文化启蒙、新人生成的问题,他们选择了神人路向来解决问题。

佳木斯大学胡振江教授做了题为《新欧亚主义深层解读及对俄罗斯复兴的影响》的报告,他主要从地缘政治、文化文明、宗教信仰的维度阐释当今俄罗斯文化思潮中占主导地位的新欧亚主义的深层内涵与其对俄罗斯复兴理论的影响。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杜宇鹏副教授做了题为《欧亚主义——俄罗斯寻求文化认同的新视角》的报告。杜宇鹏教授介绍到,欧亚主义是俄罗斯侨民探寻解决俄罗斯文化危机、找到自我文化认同的新视角。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刘恩帅博士做了题为《文化是社会两位一体的表达:俄罗斯文化学家克纳贝的文化哲学》的报告。刘老师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文化哲学杰出代表之一格奥尔吉·斯捷潘诺维奇·克纳贝的文化理论,克纳贝把文化理解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在这种意识形式中能够发现社会两位一体的找我表述。

第三组报告

第三组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杂志刁娜编辑主持。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铁毅教授做了题为《作为民族文化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宋教授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类学笔记》的关系谈起,他认为,纵观马克思思想发展史,马克思的思路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共产主义世界性向强调共产主义民族性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的揭示有两个核心范畴: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范畴以及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生成关系。教授从以上两个核心范畴出发考察了卢卡奇的思想。他接着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差异性,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解决资产阶级文化先在性问题;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则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揭示与本民族历史文化融合。这一比较范式无论是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奚颖瑞副教授做了题为《<资本论>基本概念的一种现象学阐释》的报告。他主要选取了《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资本”等概念,试图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角度进行探析,让现象学面对政治经济学的主题。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温权副教授做了题为《维吾尔的诗学理论同维吾尔现代文明的迭进关系》的报告。温权副教授强调了运用精神史范式推进对各文明版块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的重要性,因而他的阐释重点就集中于维吾尔的诗学理论同维吾尔现代文明的迭进关系。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陈莹副教授做了题为《社会·符号·共通感——三种文化实践》的报告。她主要从社会实践、符号活动、共通感教化三方面着手进行探讨。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朱渝阳副研究员做了题为《现代性视域下哲学基点的重审:以黑格尔、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本次报告,朱老师主要把现代性引发的日益碎片化趋向和分裂危机作为一个考察视域,进而从哲学根本方式上审视现代世界分裂危机的根源及其可能的应对方案,提炼出三种由不同哲学基点而展开的现代性路径。虽然这三种路径从不同的哲学基点出发而产生了矛盾分歧,但它们在现代性问题域中为我们呈现了现代性之进路选择的多种面向,这对我们探索通往当代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具有启发意义。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彤教授做了题为《古尔维奇、许茨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报告。张教授主要谈论了古尔维奇、许茨对胡塞尔哲学的批判、两位哲学家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于现象学哲学的影响。

第四组报告

第四组报告由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奚颖瑞副教授主持。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蒋红雨教授做了题为《卡尔纳普宽容原则再思考》的报告,他主要从宽容原则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哲学,展开一种思辨的诠释。首先,蒋教授分析了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他认为实践活动多样性和复杂性,造就了文化理解样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时代特定文化模式方面的理解上必然存在着冲突和问题。蒋教授表示,逻辑经验主义代表人卡尔纳普的宽容原则及其蕴含的一般方法论原则具有解决该问题的建设性意义。卡尔纳普将语言看作一种约定,在允许使用语言的形式方面,持有宽容态度。蒋教授总结出了卡尔纳普理论中蕴含着三重方法论意义:理论上的多元论,即允许多种语言形式的存在;内外部的辩证,主张语言形式应从内外部两个角度理解;理性重建的原则,强调每种语言的形式均需得到证明。最后,蒋教授结合“新时代的文化实践”主题阐发了一些思考:从多元论拓展到文化共生问题;从内外部辩证法中看见了实践的原则;并认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遵循理性重建的原则,汲取文明的成果。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教授做了题为《拉吕埃勒的“思想民主”原则与文化相对主义》的报告。黄教授的报告主要聚焦于两个关键点,其一是文化相对主义,其二是拉吕埃勒的思想民主原则。首先,黄教授从文化的内涵谈起,探讨了基于个人、小群体(家庭、企业等)、种族以及全人类等角度的不同文化含义。在他看来,文化真正的魅力彰显于原初原则确定之前的前概念、前规范的真挚时期。在五月风暴以及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之后,在绝对标准消解之后,每个民族都面临着避免虚无主义、寻找新开端的问题,此时文化相对主义产生了。黄教授接着论述了拉吕埃勒及其思想民主原则的意义。拉吕埃勒的思想民主原则具体内涵是:不仅哲学内部不同传统之间、派别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奠基谁的问题,而且哲学与其他学科也是平等的,因为所有这一切在实在原一(the Real-One)前都是平等的。拉吕埃勒认为寻找人类文化的开端的途径,关键就在于跟随实在原一进行内在性的思考。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陈勃杭研究员做了题为《重新审视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分析/综合二分论》的报告。他围绕着20世纪分析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论战展开论述了蒯因与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冲突的根源所在,并重新审视了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分析/综合二分论。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艳秀副教授做了题为《现时代大写文化与小写文化共存与互指的实践逻辑》的报告。这个报告关涉文化实践,主要探究的是文化生成的实践逻辑。在第一部分中,她首先论述了进入到现代化社会以来,大写文化与小写文化以及小写文化之间存在的断裂与脱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第二部分中,她尝试对大小写文化断裂寻求解决路径。在理论层面上,需要一种新的模式,其特点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存与互指,从而用一种构成性的内在张力来生成文化。在实践层面上,要设计一种制度结构,允诺不同小写文化内在的张力得以充分彰显。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海峰教授做了题为《“附近”的消失——网络时代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的报告。赵教授首先援引了项飙“附近的消失”的观点,附近指的是习以为常的生活世界,现代社会的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即刻的满足。他接着论述了网络时代对日常生活的几点影响。最后,他提出了以下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要回到日常生活人道化,坚持实现启蒙目标是前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主体;另一方面要保持日常生活的诗意特征与疗愈性功能。

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尹金萍副教授做了题为《文化现代性视域下泰勒政治哲学构成性主体的哲学人类学阐释》的报告。尹教授首先从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存在论的角度探讨了对文化哲学的理解。

第五组报告

第五组报告由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周来顺教授主持。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姜华教授做了题为《孔子<论语>的文化哲学意蕴及现代化转化》的报告。姜教授指出,本次报告期望通过对传统的重新阐释,获得面向未来的另一种可能的发展空间,以此重建儒学和现当代文化的内在联系。姜教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孔子《论语》的文化哲学意蕴及其现代化转化。首先是关于文化实践的理解问题。其次,姜老师探讨了《论语》内域的文化实践问题。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一样,都非常重视伦理与政治实践。最后是从文化实践意义上探讨孔子论语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汇通的可能性。尽管东西方存在着文化差异,但人类对于自由和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是相通的。正是这种相通,提供了汇通的可能性。孔子阐发过对自由生活的精神向往,而马克思为自我实现指明了一条实践路径。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昕桐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现代化文化价值体系建构研究》的报告,她将中国式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实践目标阐释为现代化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主要谈论了中国现代化文化价值建构的机理问题。首先是对于构成要素的理解与定位。她认为,中国现代化文化价值建构包含着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三要素,这三种要素的结合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辩证观以及内外收敛开放的辩证关系。她继续论证了现代化文化价值认同的合理性基础。最后,认同是他者对我自身的反馈,构成自我认同的基础,以他者在场来确证自我。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立达副教授做了题为《作为中西之辩和古今之辩共同根基的普遍性-特殊性之辩——中西古今之争再求解》的报告。他指出,当民族性和现代性这两种价值理由的重要性难以直接比较时,就必须发掘它们的共同根基,在这个更深刻的基础上求解。而这个根基,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他认为,“诸神之争”难题的方法是现象学,要进入“文化何以可能”的前提反思,现象学地揭示文化生成的机制,从中得出足以评判现实文化现象的深层根据。

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伊丽娜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近代群己观的嬗变轨迹考究》的报告。她认为群己关系既是建构人类社会秩序的核心的和焦点,也是建构世界秩序的逻辑起点。中国古代的群己观强调群体主义原则,重集体而轻个体。而随着近代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向,中国的群己观开始发生变革。中国近代群己观的嬗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有待我们解答的问题。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新潮副博士做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阐释限度》的报告,他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为出发点,从主体限度、文本限度和价值限度三个方面阐明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限度。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蒋红雨教授主持,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丁立群教授做总结致辞。

丁立群教授首先总结了本次论坛的会议内容,他表示本次论坛发言内容宽广,探讨十分深入,既有宏观讨论,也有具体讨论,充分展开了文化哲学的内涵,提出新思想、具有启发性,顺利达到了本次年会的目的。丁教授总结了文化哲学所要聚焦的各类基础问题,如文化哲学的界定、文化哲学的路径、文化哲学与文化科学的关系问题,并同时强调了文化哲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关键意义。他认为,在加强文化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基础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到文化哲学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与时代使命,需要不断创新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从现实中抽绎出理论问题,用理论的深度把握现实的深度,这就是构建文化哲学的正确途径。

摄影/傅航颖

文字/傅航颖汪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