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洁老师讲座“探索道德增强的实践可行性” 报道

发布时间:2023-06-19浏览次数:10

2023年6月15日下午,情绪与道德哲学前沿系列活动第2讲“探索道德增强的实践可行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成均苑4幢哲学学院311室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尹洁主讲,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安冬特聘副研究员主持。 

讲座伊始,尹洁老师介绍了问题的缘起。随着技术进步,使用生物医学手段进行道德增强成为应用伦理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聚焦道德增强的可欲求性,却较少关心道德增强的实践可行性,将后者视作与哲学论争不甚相关的技术问题。然而,对应用伦理问题而言,脱离实证研究单纯讨论可欲求性并不可取,实践可行性的考察应得到重视。 

首先,尹洁老师简要刻画了道德增强的可欲求性争论及其困境,指出对可欲求性的探讨并不能脱离科学研究的支撑。在可欲求性的许多讨论中,增强是否值得欲求取决于对“人性”概念的构想和评价。比如道德增强的支持者佩尔松和萨瓦莱斯库(Persson,Savulescu)认为,人性中存在一些难以用传统德育手段克服的固有问题,因此采用神经技术进行道德增强是人性的必然要求。尹洁老师指出,该主张存在三个尚待解决的问题:1)对人性是什么尚未达成共识;2)为什么关于人性的事实判断蕴含了“应该”如何做的价值判断;3)即便必须进行道德增强,为什么必须采用神经技术的手段。其中,针对第三个问题,若要展现神经技术相比于其他方式的优越性,必须求助于更多实证研究的结果,否则对神经技术的盲目自信可能只是一种神经炒作。

随后,尹洁老师从四个角度分析了道德增强目前在实践可行性上面临的难题:

(一)道德增强的目标模糊不清。道德增强旨在让道德主体在道德上变得更好,但不同理论对怎样才是“道德上更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更好地遵守义务动机、拥有更强大的道德品格、更富有同情心等。同时,很难界定出特定的导向道德增强的功能,某个或某些能力的增强未必产生道德上更好的行动。而且,尽管道德增强宣称是为了使增强者变得更好,“道德上更好”结果的受益者却未必是增强者本人,更可能是受到增强者帮助的他人。

(二)道德增强缺乏可靠的道德心理学模型。尹老师指出,现有的哲学讨论,仍然错误地将情感理性二分法作为道德心理学模型的范本,聚焦于二者的竞争关系,关心何者在道德动机的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经验研究的证据表明二者并非互竞的关系,而是以交叠互动的方式一起导向道德动机。因此,紧要的哲学工作是提供一个刻画情感与理性协同工作的动力学模型,以便指引道德增强的构想。

(三)道德增强缺少可行的安全理论框架。法比亚诺(Fabiano)将个人认同作为道德增强的安全框架标准之一,并通过调研得出与道德相关的性格特质对个人认同较为重要,据此主张美德伦理最适合作为安全框架的备选。但法比亚诺的方案并不可行。一方面,美德伦理的理论内涵与其作为道德增强安全框架的角色之间存在种种矛盾。使用神经技术增强道德,可能会使行动者产生增强后的能力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感觉,进而影响美德伦理所意图保持的个人认同。另一方面,法比亚诺的调研方法不甚可靠。法比亚诺在调研时预设了只有好的道德品质才与自我认同相关,因此并未考察精神变态等道德上有争议的人对自我认同的主观描述,使其论断有失偏颇。对法比亚诺方案的批判性反思表明,建构安全理论框架的工作任重道远。

(四)道德增强不受当前神经科学实验证据支持。从增强实践来看,现有的生物医学手段难以产生道德增强的预期效果,常常伴随负面的后续反应。从对道德功能的研究来看,目前还无法确知改变哪些具体的认知、情感能力可以导向道德行为的改变,与道德反应神经基础相关的实验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因此,现有的科学研究,对道德功能运作的机制还不甚了解,更无法可靠地实现道德能力的改变。

通过考察相关哲学、心理学研究与当前神经技术的发展,尹老师指出道德增强在实践上仍然不可行。然而,对道德增强可行性的担忧并不意味着放弃对道德增强的讨论,而是表明不应脱离实证和经验去讨论道德增强的可欲求性,更值得进行的工作是桥接所欲求的价值与为达成这一价值进行的实践。

报告结束后,听众就“如何理解可欲求性”、“通过增强对个人同一性的感受来解决美德伦理困境“、“法比亚诺对美德伦理的理解是否准确”等问题提问,并分享了自己对道德增强问题的理解和想法,尹洁老师耐心细致地回应了大家的问题与观点。

此次讲座内容翔实、引证丰富,既是对过往道德增强论辩的反思,亦有对未来相关哲学工作推进方向的展望,引发了大家对应用伦理问题中科学研究与哲学理论关系的思考。在听众的热烈反响中,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