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中的古今之思”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07-17浏览次数:10

2023年6月28日晚,“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跨学科对谈系列讲座第二讲“荷尔德林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中的古今之思”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通过腾讯会议网络研讨会的形式举行,邀请了来自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的葛体标副教授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许可博士进行对谈,在线上吸引了逾百人报名与观看。

在讲座中,葛体标老师反思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提出荷尔德林一生都贯穿了悲剧创作、悲剧翻译和悲剧思考,因此有必要展开对荷尔德林悲剧的阐释。讲座围绕《恩培多克勒之死》创作的起因、失败和稿本的复杂关系展开探讨,表明荷尔德林悲剧创作的失败引发的古今之思,是荷尔德林晚期颂歌的根据。

葛体标老师指出,荷尔德林对悲剧人物死的思考经历了许佩里翁死的考验、苏格拉底之死、恩培多克勒之死的演进过程。在荷尔德林看来,苏格拉底之死的实质是为了某种信念(即使是审慎的、怀疑着的信念)而死,在当时更接近康德至席勒的审美静观之路,具有德国观念论的色彩;而恩培多克勒之死是在对立者中寻找自身的、进入丧失自身的深渊的死,这是一种“自然失去自身成为艺术、有机失去自身成为无机”的献祭和牺牲。在荷尔德林看来,恩培多克勒之死比苏格拉底之死更具有希腊悲剧的精神。由此,这里或许有一个不同于苏格拉底问题的恩培多克勒问题。

然而在1797年至1800年期间,荷尔德林构思和创作了《恩培多克勒之死》的三个稿本,最终仍告失败。其根源在于,荷尔德林试图为恩培多克勒所寻求的“死的必然性”,也即希腊悲剧精神中献祭的必然性,这种命运的绝对性已经在现代世界的偶性中消失不见了;现代性的根源也就是,我们被抛入了一个偶性的世界,缺乏命运的必然性,因此需要做的是忠诚于生活本身,而非肆心地逐求命运。这里也就敞开了古今之思:如果说古希腊精神的深渊在于埃特纳火山口的命运之火,那么现代世界的深渊则在于日常生活的平庸。当然,不论是古典的献祭式深渊还是现代的日常式深渊,其中都具有神圣性。既然“圣地在深渊中”,那么要紧的是如何在被保护中进入深渊。扎根于日常的平庸世界,恰恰是现代的神圣观念。

讲座结束后,来自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陈巍副教授参与了对谈。陈巍老师是荷尔德林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2023年4月版)的译者。陈巍老师表示,《恩培多克勒之死》的翻译是始于葛体标老师的鼓励,也非常感谢学界同仁对于该译本的鼓励和支持,同时预告了林笳教授翻译的比肯豪尔的《传奇与诗剧》中也译出了《恩培多克勒之死》作为附录,即将在今年出版,希望大家多多关注。随后开放了线上的提问环节,讲座在听众热烈的反响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