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晓川博士受邀在线做了题为《数字时代的乡愁写作及其界限——从<非物>与<在群中>看韩炳哲对本雅明和海德格尔的征引与挪用》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后思:现时代状况”系列讲座第十一讲,由李哲罕老师主持,校内外近百位听众参与了此活动。
讲座的概要内容是:每一个时代都拥有一批反映时代风格特征的论说文式哲学家。在当今数字时代的众多哲学论说文作家中,韩炳哲以他独特的批评风格展现了一种反数字化潮流的怀旧和乡愁。本次报告将从对韩炳哲两本以数字化生活为批评对象的著作《非物》和《在群中》的文本分析出发,讨论韩炳哲对现代德语思想家本雅明和海德格尔征引和挪用,从接受史的具体视角来展现韩炳哲式数字化时代乡愁写作可能会遭遇的问题与界限。
讲座伊始,谢晓川博士介绍了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个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著作的中译情况。1996年至2023年,韩炳哲共出版30本德语专著,截止2023年7月中国大陆中译已有19本出版。接着,他讨论了关于韩炳哲哲学家身份的定位问题。谢晓川认为韩炳哲并不属于“网红哲学家”,而是“论说文/随笔/散文式的哲学家”,并给出了形式特征和著作内容两方面的理由。他还总结了韩炳哲四种文体风格特征:①让“过去的经典”成为自己写作与论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②作品呈现出一种当代东方主义的新形态,是1960年代后受德语文化影响的韩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欧洲经典作品和东方经典作品所进行的融合;③论证方式大致可以总结为: 批判性和诊断式的描述+引用和诠释“经典”进行对比 +强化/确认描述中的判断和洞见;④作品结构极为松散。
讲座主体部分聚焦于《非物》与《在群中》两本著作。首先,谢晓川博士探讨了《非物》和《在群中》的简介与定位,他独具一格地以专辑录音带的AB面来阐析这两本著作的内容,既包括了大众容易接受的、受欢迎的部分,也包括了具有韩炳哲特色、体现他个性的部分。接下去,谢晓川博士较为细致地分析了韩炳哲在《非物》中对本雅明和海德格尔的征引和挪用,譬如“本雅明的收藏家”“海德格尔的此在、情态、手、四方域”等概念。谢晓川表示,韩炳哲在对经典引用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看法,从而有歪曲原作者意图的情况存在。最后,谢晓川总结了“韩炳哲式写作”可能会产生的四大问题与界限。
讲座最后,谢晓川研究员回答了众多师生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