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哲学名家讲坛第三讲“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的拒斥和接受——以16-18世纪耶稣会士与中华文明交流为例”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四幢513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坛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和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承办。本次讲坛邀请到了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经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根友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善蒙教授担任主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忠伟、李明书、叶达等老师以及四五十位员工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以16-18世纪耶稣会士与中华文明交流为例子展开论述,展现了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复杂过程和丰富理路。在研究思路上,吴教授通过丰富的文献梳理,细致再现了当时平民布衣、官员、学者、皇帝等不同人在面对耶稣会士所带来的欧洲基督文明时的态度,并从“拒斥与接受”两个方面考察了四百多年前中华文明与基督文明的这一交流互鉴活动。其中拒斥的一面以杨光先、方以智、王夫之等人为代表,可分为意识形态式的批判,和知识与学理型的批评。另一面则相对复杂,有全面接受的,有部分的有先择性的接受的,有接受而试图超越的。其主基调是接受,但接受的动机、方式、意图却并不相同。
吴教授指出,如果仔细考察第一阶段中西文化交流的拒斥与接受的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有识之士,以及官方的开明的官员,对于耶稣会传教士所带来的数学知识、更加准确的天文学知识,是完全加以接受的。而且也承认他们在技器方面的精益求益的成就。所拒斥是耶稣会传教士所宣扬的基督教教义,以及基督教体系里人类历史观,人与自然的观念。因此,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当时的士人,晚明政府、清政府对于耶稣会传教士是全面的排斥。
最后,吴教授做出了总结:第一,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数学、天文历法方面具有可验证性的“硬知识”,一般会被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类所接受。而一些关于宗教、宗教的历史观,以及人伦秩序和社会秩序,却又具有极强传统惯性的“软知识”,则容易遭到直接的抵制,并且常常是容易引起直接矛盾与冲突的内容。第二,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个自有其较高的文明秩序的“他者”。这个“他者”会有自己明确的选择,而不会是全盘接受。这恰恰可以为当代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富有启迪意义的经验:对于当前中华文明如何向外来有学习,以及向外传播中华文明,均要认真吸取其中所包含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规律。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吴老师耐心回应了大家的问题。本次学术讲座在何善蒙老师的致谢与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