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大学第二届未来哲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1-26浏览次数:40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2024年浙江大学未来哲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四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未来哲学研究院承办。

论坛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139名研究生投稿,最终有45位同学入围论坛。论坛以学科交叉的形式,对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前沿观点展开了交流,促进了哲学经典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交融,展现了当代哲学青年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学术热情。

论坛开幕式中,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未来哲学研究院经理、敦和讲席教授孙周兴,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经理楼巍致辞。孙周兴教授论述了当今世界以及人类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哲学的基本语境,要求哲学不仅需要结合传统,也必须具有对未来的展望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楼巍教授介绍了“未来哲学”全国博士生论坛的基本情况,指出举行论坛的重要目的是为全国优秀的博士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并预祝论坛顺利举行。


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共设九个分论坛。

分论坛一中,郭希、胡可欣、苏晨生、张梓宁四位同学对智能表征中的语言、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无限联想学习、人工智能的主体性以及心智上传与同一性等话题进行了报告。分论坛二中,陈淑燕、胡宝云、李可歆、董倩倩四位同学对资本主义的形而上学机制、卢卡奇的革命伦理思想、阿多诺的非同一性艺术救赎思想、伊格尔顿的牺牲概念等话题进行报告。分论坛三中,廖舒婷、黄清怡、刘柏廷、徐晨晨四位同学对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以及相关的艺术哲学与形而上学内涵、记忆与历史问题、道德责任问题等话题进行汇报。分论坛四中,唐静怡、魏梦然、孙子涵、张宏博、朱皙、蒋凝六位同学对潘诺夫斯基与“巴洛克”艺术、杨·史云梅耶的艺术哲学思想、安瑟姆·基弗的艺术神秘主义、实证美学的还原论、认知非正义、人工智能时代的类人绘画等话题进行了报告。分论坛五中,徐明博、肖雯、付欢新、李璐、宋鉴开、李杨庆六位同学对康德的自由游戏与自由、康德范畴先验演绎中的自我意识、列维纳斯的绝对超逾与面容、德里达对胡塞尔“活的当下”的解构、康德的时空理论、胡塞尔的被动综合等话题进行报告。分论坛六中,贾午炜、赖小龙、韩少玉、魏三原、李飞、李熙来六位同学对《易传》修养论、老子的天地观、王夫之的庄子解、司马迁的历史哲学和张载哲学等话题进行报告。分论坛七中,邹涵彤、张昊哲、王钧哲、胡宇聪、俞旭东五位同学对脑机接口与尊严问题、斯蒂格勒的“第三记忆”概念、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阿奎那的圣体偶性、笛卡尔的临时道德准则等话题进行了报告。分论坛八中,王美玲、钱嘉仪、项湛雅、夏雪四位同学对十八世纪德意志地区的泛神论之争、张祥龙先生对Dasein的“缘在”译法、列维纳斯的塔木德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处境等话题进行报告。分论坛九中,吴朝旭、颜刘阳、周萤宇、张世天和刘荟杨五位同学对《诗经》文明论、王船山的正心诚意论和本心显化论、佛教中道论和三圣形象等话题进行了报告。


论坛闭幕式上,浙江大学公司党委书记李恒威致辞。李恒威教授回顾了“未来哲学”博士生论坛的举行历史,指出本论坛对于建立博士生的跨学科多视角的学术交流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对与会师生表达了感谢,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最后,论坛举行了颁奖仪式,李恒威教授向获奖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获奖证书。论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4篇、三等奖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