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黄海德:唐代道教重玄学的思想渊源与义理建构

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29日上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邀请华侨大学黄海德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唐代道教重玄学的思想渊源与义理建构》的精彩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盖建民担纲主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黄海德教授在讲座中,对唐代道教“重玄学”的思想渊源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详细阐述了该学派的形成背景及其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他强调,唐代的“重玄学”并非仅仅是道教传统的简单延续,而是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并深度融合了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佛教思想的精华,从而展现出独特的学术风貌。

讲座伊始,黄教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重玄学”思想的先秦根基。他指出,道教自东汉中后期教团组织产生之初,就把《老子道德经》奉为圭臬,老子的“道”论思想因此成为道教教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尽管先秦老庄之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道教教团在性质上存在“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但二者在中国历史上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老庄思想中关于“道”的本体论述,为唐代道教重玄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唐代道教学者对于“道”的信仰、悟解与阐释,无不彰显出与老庄之道一脉相承的深厚渊源。

随后,黄教授将视线转向魏晋时期,分析了玄学的兴起及其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他提到,魏晋时期,以王弼、何晏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对道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和弘扬,推动了玄学思潮的蓬勃发展。这些思想家的理论贡献,为唐代道教重玄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最后,黄教授着重提及了佛学三论宗对唐代道教哲学的深远影响。在唐代道教重玄学的形成历程中,它积极吸纳了佛学三论宗的部分精髓,从而极大地丰富并深化了其思想体系。这一融合不仅提升了唐代道教重玄学在思辨性与深刻性方面的层次,更孕育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新道教思想学说。

黄海德教授的讲座,堪称一次对唐代道教重玄学思想渊源的深度挖掘与精彩呈现。他细腻地描绘了先秦道家思想、魏晋玄学以及大乘佛教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交织与融合,为我们揭示了道教哲学思想如何在这些多元思想的滋养下,逐步发展并构筑起独特的“重玄学”体系。通过详尽的历史背景介绍与深刻的哲学剖析,黄教授不仅深化了与会师生对道教哲学的认知,更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框架。